專家信息:
程元友, 男,漢族,1946年1月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嘉興市,大專學歷。1964年參加工作,進入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1992年成為專業畫家,兼攝影師、暗房師,F任上海石友軒畫廊經理、專業畫家、中國高級專家學者聯合會會員、中國民族藝術家協會終身名譽主席、世界華人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
他家祖上傳下不少字畫,使他自幼喜愛繪畫,但是遭到母親的反對。原因是在建國初期,母親作為上海市工藝美術公司的干部參加了組織社會上的美術工作者進有關單位工作的任務。當時她走訪了上海許多名師的家庭,大多數都很貧窮,所以母親不希望兒子走這條路?墒莾鹤訉L畫的愛好是固執的,折中的結果是先學攝影。程元友從攝影和繪畫的反復對比中領悟各自的優點和精髓,不但在攝影中攀登上高峰,最后還是成為一名出色的畫家。1958年讀初二時,即自制120照相機一臺,并開始黑白攝影和黑白暗房,1967年開始彩色攝影和彩色暗房,1980年獲得上海市在職專業錄像師考核第二名。由于同時掌握加色法和減色法的記錄和還原的原理,加上有長期實踐操作的經驗,因此在控制色彩方面有獨到功力。90年代后為上海市許多重大攝影展制作手工精放大尺寸照片。如:抗洪救災展覽會,社會科學20年展覽會,上海婦女新貌展覽會,中日青少年攝影交流展,上海市環保成果展,歷屆上海市旅游節攝影展(1997-2004)等。改造和制作了數十件高級照相器材,如為世界頂級的大型電動彩色精放機英國狄維亞108型加裝電動精密調焦系統,為美國霍普223型寬幅沖紙機慢機改快機,自制120搖頭機,10寸電動吊掛式沖片機等。在制作收藏級照片方面如虎添翼。還為日本、德國、英國、香港等地在滬獨資公司、上市公司和大型賓館等拍攝廣告作品。2003年春夏非典肆虐中國,服務性行業遇到了暫時困難。國外一些不友好聲音有所抬頭,有些人采取了觀望的態度。程元友感到有責任向廣大的受眾揭示中國發展的成就和潛力,就專門抽時間用8”X 10”等大中型彩色頁片拍了一些反映新上海朝氣蓬勃建設成就的照片,在2003年夏秋發表,并以贈送藝術紀念品形式給參與2003年上海國際藝博會的眾多外國藝術家和畫廊,其中部分照片被印制成2004年的“新上!睊鞖v,在2003年9月面市,還行銷到香港、臺灣和東南亞等地,對中國的聲譽起到了良好與廣泛的影響。該掛歷還在該年的國內城市風光類掛歷中銷量名列榜首。并榮獲由薄一波副總理題詞的“中國優秀攝影家”稱號。參加04年國際旅游小姐總決賽全國時尚攝影賽獲得最佳攝影創意獎和全國優秀時尚攝影師稱號。
由于程元友在攝影上的特長,使他歷來常為各類畫家拍攝繪畫素材和翻拍繪畫作品,在此過程中能認真分析其他畫家們的不同觀念和表現手法,并使拍攝作品讓畫家們滿意。由此和許多畫家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由于過眼的作品很多,并有機會和不同派別的畫家切磋技藝,也能聽到許多別人聽不到的高手的觀點和心得體會。這使他開闊了眼界,打開了欣賞的寬容度,加深了對光影,色彩,形式和圖像寓意的感悟。經過反復琢磨,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審美觀,藝術鑒賞力和創造力迅速提高。使他在國畫和油畫創作方面頗有創新和建樹。他的一些創新作品被收入不少書刊雜志之中,如他的“大師背后的女人”人物國畫等作品被選入中國文化信息協會編輯的(中華藝術名人博覽)等等。為了國畫的創新,長期來他還對宣紙進行深加工試驗,其中涂布了加有安息香的綠豆粉礬膠的宣紙有了生熟二種宣紙的效果。2007年設計制作了大幅面(2米×1米)的調溫熱壓機,使加工過的宣紙繪畫性能有所突破。尤其在可修改和承載色彩方面有很大提高,這使他在國畫創新上有了底氣,他勇敢地選擇了中國畫中高難度課題:現代城市燈光夜景。這是古代大師沒有遇到,現代國畫家沒有解決好的課題,從根本上說是程元友想要中國畫大大增強表達能力、大大擴展表現范圍的重要嘗試。事實上也是當前國畫走進現代走向世界所必須克服的困難。更是歌頌改革開放偉大成就不可或缺的內容。程元友經過一年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獲得突破。他的新作“銀城夜景圖一”終于在建黨90周年之際完成。這幅畫描繪了改革開放標志之一的浦東國際金融中心的燈光夜景,還題上了他創作的詩“浦東夜景妙”。在繪畫的過程中程元友在筆墨上不拘小節有收有放,色彩上大膽的也是必須的運用了許多新的顏色。正好印證了他在幾年前為中國畫發展作的一付對聯“改革筆墨萬象俱更新,開放色彩生機即頓現”。為了國畫題款的需要,程元友在篆刻和詩詞的創作方面也下過功夫,他的篆刻得到大師們的首肯,劉海粟、童衍方、陳巨來等名家都為他的印譜題寫了簽條。他撰寫的多條格言被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評為金獎作品載入漢英雙語版“中外哲理名言”等書。08年程元友應邀參展了第11屆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留德博士沈為平教授(原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為他作了“從技術到藝術”的序言。展出了近年創作的國畫和攝影作品,得到了同行和觀眾的好評。
最近幾年程元友重點在國畫的繼承、創新和發展上做一些扶正光大的事情。他認為在我們國家經濟上崛起的時候,需要有相應的中國獨特的文化藝術來陪伴、支撐及引領。中國文化應該走向世界,尤其中國的國畫在世界上是非常優秀和與眾不同的,但是除了極少數人之外,西方人基本上因為繪畫語境不同,所以不能理解和無法欣賞,也就談不上佩服和熱愛,所以這方面的市場還是很窄小的。這和我們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十幾億人口的地位很不相稱。目前中國畫藝術在傳承創新、教育普及和對外介紹上和當前形勢有些差距。他研究和分析了十四、十五、十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中許多畫家的個案,結果發現歐洲繪畫史上的文藝復興并非是老畫種的復興和發展,而是新畫種的產生和壯大。這個新畫種就是今天我們大家都熟悉的油畫。文藝復興之前的畫基本上是由蛋清畫、膠彩畫和濕壁畫構成的。這些畫種的繪畫性能都不如油畫。所以程元友提出中國畫應該擴大外延,水墨寫意畫和工筆重彩畫只是中國畫中高級的一部分,需要保護和繼承,但是只需要一部分人來做就行了。應該把新文化運動以來所出現的一些創新畫都納入中國畫的范圍,并鼓勵大家用新時代的激情,新時代的干勁,用我們中國人的審美眼光和聰明能干來搞創作。大部分的畫家應該在中國畫中運用更通用的繪畫語言,掌握更多的色彩知識和寫實的本領。一定能畫出大量使世人刮目相看的好作品來。還應該大力培養受眾的審美觀念,并從中培育中國畫的消費群體。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畫迅速地走進現代、走向世界、做大做強。并且在世界藝術品市場中占據相適因的份額。為了推動中國畫的發展,他將自己的創新國畫“上海浦東新貌”捐贈給了上海世博會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主題活動組委會,并榮獲“上海世博會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愛心人士”證書。程元友又根據自己長期的親身經歷和體會,寫了論文“為實現中國畫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評為“共和國60年重大創新理論華表獎”。并被載入中共中央黨校理論前沿雜志社和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編輯的《閃光的足跡——中國領導干部科學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理論卷中。還被翻譯成英文,用中英文雙語方式刊登在對外發行的期刊“今日收藏”2010年10月期上,共計有十個整頁。2011年1月21日中國改革報還整版發表了他的文章“中國畫:守護華夏兒女的精神家園”。呼吁社會各界重視中國畫的傳承和創新。為了將中國畫推向世界,就在福島核泄漏事件發生后不久,2011年5月他赴日參加了第四屆中日友好文化藝術交流展,并榮獲“中日文化交流特使”證書。
程元友還對傳統詩詞有極高的評價,他認為中國歷史上詩人和流傳下來的詩詞作品之多、之精彩,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梢哉f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但是由于寫詩的收入菲薄,當今依靠寫詩收入謀生的專業傳統詩人幾乎絕跡。就是有也變成歌詞作者。而中國畫作者和書法家在詩詞創作上是特別有用武之地的,所以他希望詩人能加入到書法和國畫隊伍中來,更呼吁國畫家、書法家都要加強詩詞的修養和創作。這不但對繼承發展中國詩詞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提升大家作品的文化層次大有裨益。他還以身作則,經常在國畫和書法作品中用上自己創作的詩詞。其中他用中國最古老的詩種“四言詩”創作的“頌領袖”還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慶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活動中榮獲特等獎并載入多部詩集。
由于成績顯著,貢獻較大,程元友多次受到上級領導表彰和獎勵。2007年他應邀出席了在北京釣魚臺召開的《和諧中華》海內外杰出愛國人士國慶座談會等活動。2011年參加中國社科院等單位舉辦的慶建黨90周年系列活動,作品獲得一等獎。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百杰國學人物評比中又一次脫穎而出,被中國國學院大學評為“十佳國學人物”,被授予“當代國學藝術名家”,還獲得過“中國最具影響力人物”、“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百名文化貢獻人物”、“中國社會發展興國人物”等榮譽證書、“共和國功勛人物”個性化郵票、及“共和國成功者”半身銅像。并被授予“中國文藝泰斗”榮譽稱號和“中國文藝泰斗終身成就獎”榮譽證書,以高票獲得“中國傳統文化杰出貢獻人物”榮譽稱號等。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國學院大學等單位聘任為特約研究員。并任中國世界華人作家藝術家協會等社團組織理事、顧問、副主席等職。個人業績被多家全國性雜志報道,還被收入“世界人物辭!、“共和國功勛人物志”、“求是先鋒”等三十余部辭書。
附程元友詩一首:
頌領袖
史稱盤古,開天辟地。怎及潤之,翻天覆地。
喚醒民眾,百兆奮起。嶄新中國,從此屹立。
小平求是,改革開放。澤民引導,三個代表。
錦濤高瞻,科學發展。中華盛世,哪朝能比。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64年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作。
1992年成為專業畫家。
社會任職:
1. 中國世界華人作家藝術家協會會員、理事。
2. 中國文化管理學會文化經濟專業委員會會員。
3. 中國高級專家學者聯合會會員。
媒體報道一:
程元友:丹心照丹青
中國畫一直是我國古代文人用以表情達意的一種重要手段,它與詩詞歌賦一起,發揮著承載和表現古人思想感情的重要任務,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寶貴精神遺產。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畫在表達能力和表現范圍等方面逐漸不能滿足人們情感表達的需要,應在繼承傳統成果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與時俱進。
中國畫該何去何從,近幾年爭論不休,很多有識之士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使發展式微的中國畫重新煥發生機。著名畫家、上海市閘北區石友軒畫廊經理程元友,在學術界討論中國畫的發展方向時,曾經寫過這樣一幅對聯來表明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上聯“改革筆墨萬象俱更新”,下聯“開放色彩生機即頓現”,這幅對聯不僅表現出了他對中國畫的熱愛,也提出了改革中國畫的意見。
出生于1946年的程元友,如今已年過花甲,但仍在為中國畫的發展和改革做著不懈的努力。他一邊提出創新理論,一邊親身實踐,在中國畫的創新方面努力探索新的路徑。
中國畫注重寄情于景,即“一切景語皆情語”,畫家最看重的是怎樣將感情和心境寄托于筆墨。因此,中國畫并不是簡簡單單的畫,而是作者廣闊精神世界的反映,這是中國畫最特別的地方。中國畫尚意境和意韻,而在寫實和色彩運用方面,卻不是太重視。因此,中國畫與西方油畫相比,重“寫意”而不“寫實”,在色彩方面相對于西方的油畫來說,也顯單薄。程元友敏感地抓住了阻礙中國畫發展的主要原因,認為中國畫在寫實和色彩方面,非常缺乏競爭力。因此,程元友提出,中國畫要想做大做強并走進現代、走向世界,必須在這兩方面下功夫。
著重抒發情感而并不刻意要求形似,是中國畫別具一格之處,也是很多中國人倍感驕傲、西方人欣賞羨慕的主要原因。但是,在以淺淡清雅的筆墨表現畫家心境的同時,也因過于寫意和淺淡而流于灰暗和單薄,而形似和色彩豐富正是西方油畫最得意之處。西方油畫求寫實求形似,因此作品完成后會形成一種視覺沖擊力,很多并無美術基礎、對美術理論知之甚少的普通大眾,會更多地受到油畫的吸引,而漸漸疏遠中國畫。在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和經驗總結之后,程元友認為中國畫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須在保留中國畫意韻深遠的基礎上,努力使形象更加逼真、色彩更加豐富。如此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夠使中國畫的發展呈現繁榮的景象。在這一思想的引領下,程元友作了很多實踐,在繪畫過程中,他大膽嘗試運用新的色彩,不拘一格,在中國畫改革的道路上一馬當先,探尋新的道路,創作出了很多風格新穎、令人眼前一亮的優秀作品。
程元友(左二)與同學在一起
為了真正為中國畫找到走出困境的辦法,程元友在觀察現象的基礎上,又努力尋找中國畫之所以在寫實和色彩方面存在問題的深層原因。經過認真地實踐和總結,程元友發現,中國畫在寫實和色彩表現力方面之所以比較薄弱,除了會受到畫家在作畫過程中的主觀心理的影響之外,客觀因素也是重要原因,比如繪畫材料的影響。經過多年作畫實踐,程元友發現,最主要的問題出在宣紙上。生宣紙纖維結構疏松,下筆后墨汁或者顏料會很快滲入到纖維的縫隙中,落筆即不能修改,大大影響到中國畫寫實的效果;國畫顏料是用水調和的,生宣紙遇水就變透明了,畫面干濕引起的色彩變化很大,畫家在畫的時候不能確切知道畫完成后的色彩情況,因此中國畫色彩表現欠佳;還有,宣紙的特殊質地,導致沾水過多之后,會出現破紙現象。
為了消除這些因素對中國畫的消極影響,程元友對生宣紙進行了再加工改良。經過長期的加工試驗,使涂布了加有安息香的綠豆粉礬膠的宣紙有了生熟兩種宣紙的效果。2007年,他還設計制作了大幅面(2米×1米)的調溫熱壓機,使加工過的宣紙繪畫性能有了重要突破,特別是在可修改和承載顏料方面,有了很大提高。這些用心良苦的改進,對于中國畫的創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程元友還認為,中國畫表現范圍過于狹窄,也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大問題。在古代,繪畫被看作高雅藝術,只有文人墨客才有資格去欣賞這些作品,平民百姓基本上被排除在外。程元友指出,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科技通信工具的普及,普通大眾的審美水平有很大提高,而且新事物新觀念層出不窮,世界發展日新月異。因此,必然要求中國畫也要擴大表現范圍,做到雅俗共賞,才能走出略顯狹窄的圈子,真正為人們群眾所接受和喜愛,得到繼承和發揚。
程元友打了一個比方:中國古文很美,但最終,中國的語言是以白話文這種比較簡單易懂的形式走進現代、走向世界,并成為聯合國規定的五種正式語言文字之一。白話文為保持一個大國擁有自己優秀語言文字的尊嚴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避免了被西方列強語言文字替代的尷尬,為世界人們所熟知和喜愛,并掀起學習中文的熱潮。鑒于此,程元友身體力行,在擴展中國畫的表現范圍上進行了新的嘗試,他稱新的繪畫形式為“白話畫”,并根據這一繪畫理念創作了一幅“上海浦東新貌”的畫作,該作品被刊登在由中國文化信息協會編輯的《中華藝術名人博覽》一書中。他希望通過提出這一全新的創作理念,為中國畫的發展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走出更新更廣闊的發展之路。程元友還因此獲得了“上海世博會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愛心人士”獎狀。
無論是繪畫材料的改造,還是新的繪畫理念的提出,程元友都在走著一條創新的道路。創新,是他強調的中國畫發展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近幾年來,我們國家十分注重創新精神的培養,在這個大環境中,程元友以實現中國畫的偉大復興為己任,在理論和實踐創新方面都有重要成果問世。程元友也并不只是只埋頭創作而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他不光自己努力實現創新,同時也呼吁繪畫界的同人一起努力,為中國畫的發展開拓新的道路。他提出繪畫創新的重要步驟,即“學習—繼承—創新—實踐—失敗—研究—改正—實踐”,經過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品才能真正形成自身的風格,而不會形成盲目模仿大師而出現的墨守成規、千篇一律的現象。
程元友作品《銀城夜景圖一》
程元友立意創新,并親身實踐,挑戰了現代城市燈光夜景這一高難度課題。程元友創作出了《銀城夜景圖一》,描繪了改革開放標志之一的浦東國際金融中心的燈光夜景,并為畫作題詩一首《浦東夜景妙》,詩情畫意,令人感嘆。理論創新方面,程元友經過長時間的創作實踐以及對相關繪畫理論的精心研究,撰寫出論文《為實現中國畫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被中國管理科學院評為“共和國60年重大創新理論華表獎”,并將該論文載入中共中央黨校理論前沿雜志社和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編纂的《閃光的足跡—中國領導干部科學發展的理論和實踐》一書中。
程元友為實現中國畫偉大復興的遠大理想付出了很多,在中國畫的繼承和創新方面,獲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也獲得了很多成就和榮譽。2007年,程元友應邀出席了于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的“和諧中華”海內外杰出愛國人士國慶座談會等活動;2011年,參加中國社科院等單位舉辦的系列慶;顒,所創作的作品榮獲一等獎;高票獲得“中國傳統文化杰出貢獻人物”榮譽稱號;還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所聘為特約研究員。
程元友曾作詩一首:
頌領袖
史稱盤古,開天辟地。怎及潤之,翻天覆地。
喚醒民眾,百兆奮起。嶄新中國,從此屹立。
小平求是,改革開放。澤民引導,三個代表。
錦濤高瞻,科學發展。中華盛世,哪朝能比。
程元友的才華和心胸,可見一斑。相信有了如程元友這般為中國畫的改革和發展盡心盡力的畫家,中國畫定會走上更寬闊的發展之路。
文章來源:《科技創新與品牌》2012-1-1
媒體報道二:
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創新描繪時代發展面貌
創新國畫的領軍人物-------程元友
程元友 男 漢族 1946年1月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嘉興市,大專學歷。64年參加工作,進入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92年成為專業畫家,兼任攝影師、暗房師,F任上海市閘北區石友軒畫廊經理,專業畫家。中國高級專家學者聯合會會員,專業聘任美術家。
他家祖上傳下不少字畫,使他自幼喜愛繪畫,但是遭到母親的反對。原因是在建國初期,母親作為上海市工藝美術公司的干部參加了組織社會上的美術工作者進有關單位工作的任務。當時她走訪了上海許多名師的家庭,大多數都很貧窮,所以母親不希望兒子走這條路?墒莾鹤訉L畫的愛好是固執的,折中的結果是先學攝影。程元友從攝影和繪畫的反復對比中領悟各自的優點和精髓,不但在攝影中攀登上高峰,最后還是成為一名出色的畫家。58年讀初二時,即自制120照相機一臺,并開始黑白攝影和黑白暗房,67年開始彩色攝影和彩色暗房,80年獲得上海市在職專業錄像師考核第二名。由于同時掌握加色法和減色法的記錄和還原的原理,加上有長期實踐操作的經驗,因此在控制色彩方面有獨到功力。90年代后為上海市許多重大攝影展制作手工精放照片。如:抗洪救災展覽會,社會科學20年展覽會,上海婦女新貌展覽會,中日青少年攝影交流展,上海市環保成果展,歷屆上海市旅游節攝影展(1997-2004)等。改造和制作了數十件高級照相器材,如為世界頂級的大型電動彩色精放機英國狄維亞108型加裝電動精密調焦系統,為美國霍普223型寬幅沖紙機慢機改快機,自制120搖頭機,10寸電動吊掛式沖片機等。在制作收藏級照片方面如虎添翼。還為日本、德國、英國、香港等地在滬獨資公司、上市公司和大型賓館等拍攝廣告作品。2003年春夏非典肆虐中國,服務性行業遇到了暫時困難。國外一些不友好聲音有所抬頭,有些人采取了觀望的態度。程元友感到有責任向廣大的受眾揭示中國發展的成就和潛力,就專門抽時間用8”X 10”等大中型彩色底片拍了一些反映新上海朝氣蓬勃建設成就的照片,在03年夏秋發表,并以贈送藝術紀念品形式給參與03年上海國際藝博會的眾多外國藝術家和畫廊,其中部分照片被印制成2004年的“新上!睊鞖v,在03年9月面市,還行銷到香港、臺灣和東南亞等地,對中國的聲譽起到了良好與廣泛的影響。該掛歷還在近年來的國內城市風光類掛歷中銷量名列榜首。并榮獲由薄一波副總理題詞的“中國優秀攝影家”稱號。參加04年國際旅游小姐總決賽全國時尚攝影賽獲得最佳攝影創意獎和全國優秀時尚攝影師稱號。
由于程元友在攝影上的特長,使他歷來常為各類畫家拍攝繪畫素材和翻拍繪畫作品,在此過程中能認真分析其他畫家們的不同觀念和表現手法,并使拍攝作品讓畫家們滿意。由此和許多畫家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由于過眼的作品很多,并有機會和不同派別的畫家切磋技藝,也能聽到許多別人聽不到的高手的觀點和心得體會。這使他開闊了眼界,打開了欣賞的寬容度,加深了對光影,色彩,形式和圖像寓意的感悟。經過反復琢磨,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審美觀,藝術鑒賞力和創造力迅速提高。使他在國畫和油畫創作方面頗有創新和建樹。他的一些創新作品被收入不少書刊雜志之中,如他的“大師背后的女人”人物國畫等作品被選入中國文化信息協會編輯的(中華藝術名人博覽)等等。為了國畫的創新,長期來他還對宣紙進行深加工試驗,其中涂布了加有安息香的綠豆粉礬膠的宣紙有了生熟二種宣紙的效果。07年設計制作了大幅面(2米×1米)的調溫熱壓機,使加工過的宣紙繪畫性能有所突破。尤其在可修改和承載色彩方面有很大提高,這使他在國畫創新上有了底氣,他勇敢地選擇了中國畫中高難度課題:現代城市燈光夜景。這是古代大師沒有遇到,現代國畫家沒有解決好的課題,從根本上說是程元友想要中國畫大大增強表達能力、大大擴展表現范圍的重要嘗試。事實上也是當前國畫走進現代走向世界所必須克服的困難。更是歌頌改革開放偉大成就不可或缺的內容。程元友經過一年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獲得突破。他的新作“銀城夜景圖一”終于在建黨90周年之際完成。這幅畫描繪了改革開放標志之一的浦東國際金融中心的燈光夜景,還題上了他創作的詩“浦東夜景妙”。在繪畫的過程中程元友在筆墨上不拘小節有收有放,色彩上大膽的也是必須的運用了許多新的顏色。正好印證了他在幾年前為中國畫發展寫的一付對聯“改革筆墨萬象俱更新,開放色彩生機即頓現”。為了國畫題款的需要,程元友在篆刻和詩詞的創作方面也下過功夫,他的篆刻得到大師們的首肯,劉海粟、童衍方、陳巨來等名家都為他的印譜題寫了簽條。他撰寫的多條格言被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評為金獎作品載入漢英雙語版“中外哲理名言”等書。08年程元友應邀參展了第11屆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留德博士沈為平教授(原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為他作了“從技術到藝術”的序言。展出了近年創作的國畫和攝影作品,得到了同行和觀眾的好評。
最近幾年程元友重點在國畫的繼承、創新和發展上做一些扶正光大的事情。他認為在我們國家經濟上崛起的時候,需要有相應的中國獨特的文化藝術來陪伴、支撐及引領。中國文化應該走向世界,尤其中國的國畫在世界上是非常優秀和與眾不同的,但是除了極少數人之外,西方人基本上因為繪畫語境不同,所以不能理解和無法欣賞,也就談不上佩服和熱愛,所以這方面的市場還是很窄小的。這和我們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十幾億人口的地位很不相稱。目前中國畫藝術在傳承創新、教育普及和對外介紹上和當前形勢有些差距。他研究和分析了十四、十五、十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中許多畫家的個案,結果發現歐洲繪畫史上的文藝復興并非是老畫種的復興和發展,而是新畫種的產生和壯大。這個新畫種就是今天我們大家都熟悉的油畫。文藝復興之前的畫基本上是由蛋清畫、膠彩畫和濕壁畫構成的。這些畫種的繪畫性能都不如油畫。所以程元友提出中國畫應該擴大外延,水墨寫意畫和工筆重彩畫只是中國畫中高級的一部分,需要保護和繼承,但是只需要一部分人來做就行了。應該把新文化運動以來所出現的一些創新畫都納入中國畫的范圍,并鼓勵大家用新時代的激情,新時代的干勁,用我們中國人的審美眼光和聰明能干來搞創作。大部分的畫家應該在中國畫中運用更通用的繪畫語言,掌握更多的色彩知識和寫實的本領。一定能畫出大量使世人刮目相看的好作品來。還應該大力培養受眾的審美觀念,并從中培育中國畫的消費群體。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畫迅速地走進現代、走向世界、做大做強。并且在世界藝術品市場中占據相適因的份額。為了推動中國畫的發展,他將自己的創新國畫“上海浦東新貌”捐贈給了上海世博會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主題活動組委會,并榮獲“上海世博會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愛心人士”證書。程元友又根據自己長期的親身經歷和體會,寫了論文“為實現中國畫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評為“共和國60年重大創新理論華表獎”。并被載入中共中央黨校理論前沿雜志社和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編輯的《閃光的足跡——中國領導干部科學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理論卷中。還被翻譯成英文,用中英文雙語方式刊登在對外發行的期刊“今日收藏”2010年10月期上,共計有十個整頁。2011年1月21日中國改革報還整版發表了他的文章“中國畫:守護華夏兒女的精神家園”。呼吁社會各界重視中國畫的傳承和創新。為了將中國畫推向世界,就在福島核泄漏事件發生后不久,2011年5月他赴日參加了第四屆中日友好文化藝術交流展,并榮獲“中日文化交流特使”證書。
程元友還對傳統詩詞有極高的評價,他認為中國歷史上詩人和流傳下來的詩詞作品之多、之精彩,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梢哉f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但是由于寫詩的收入菲薄,當今依靠寫詩收入謀生的專業傳統詩人幾乎絕跡。就是有也變成歌詞作者。而中國畫作者和書法家在詩詞創作上是特別有用武之地的,所以他希望詩人能加入到書法和國畫隊伍中來,更呼吁國畫家、書法家都要加強詩詞的修養和創作。這不但對繼承發展中國詩詞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提升大家作品的文化層次大有裨益。他還以身作則,經常在國畫和書法作品中用上自己創作的詩詞。其中他用中國最古老的詩種“四言詩”創作的“頌領袖”還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慶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活動中榮獲特等獎并載入多部詩集。
由于成績顯著,貢獻較大,程元友多次受到上級領導表彰和獎勵。2007年他應邀出席了在北京釣魚臺召開的《和諧中華》海內外杰出愛國人士國慶座談會等活動。2011年參加中國社科院等單位舉辦的慶建黨90周年系列活動,作品獲得一等獎。還獲得過“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百名文化貢獻人物”、“中國社會發展興國人物”等榮譽證書、“共和國功勛人物”個性化郵票、及“共和國成功者”半身銅像。并被授予“中國文藝泰斗”榮譽稱號和榮獲“中國文藝泰斗終身成就獎”榮譽證書,以高票獲得“中國傳統文化杰出貢獻人物”榮譽稱號等。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所聘任為特約研究員。個人業績被收入“世界人物辭!、“共和國功勛人物志”、“求是先鋒”等三十余部辭書。
附程元友詩一首:
頌領袖
史稱盤古,開天辟地。怎及潤之,翻天覆地。
喚醒民眾,百兆奮起。嶄新中國,從此屹立。
小平求是,改革開放。澤民引導,三個代表。
錦濤高瞻,科學發展。中華盛世,哪朝能比。
文章來源:《創新科技頻道》 2011-10-25
媒體報道三:
全國優秀時尚攝影師——程元友
程元友,男,1946年1月1日生,浙江省嘉興市人,大專學歷,F任上海市閘北區石友軒畫廊經理,專業畫家、攝影師、暗房師。自幼喜愛繪畫,攝影。1958年讀初二時,即自制 120照相機一臺,獲得閘北區青少年科技指導站嘉獎。并開始黑白攝影和黑白暗房,1967年開始從事彩色攝影和彩色暗房,1980年獲得上海市在職錄像師考核第二名。由于同時掌握加色法和減色法的記錄和還原的原理,加上有長期實踐操作的經驗,因此在控制色彩方面有獨到功力。90年代后曾為上海市許多重大攝影展制作精放照片,如:抗洪救災展覽會,社會科學 20年展覽會,上海婦女新貌展覽會,中日青少年攝影交流展覽會,上海市環保成果展覽會,歷屆上海市旅游節攝影展(1997—2004)等。膽大心細地改造和制作了許多高級照相器材,如為世界頂級的大型電動彩色精放機英國狄維亞 108型加裝電動精密調焦系統,為美國霍普 225型寬幅沖紙機慢改快等,自制 120搖頭機,10寸電動吊掛式沖片機等許多高級照相機器材。在制作收藏照片方面如虎添翼。曾為日本、德國、英國、香港等地在滬獨資公司拍攝廣告作品,也為各類上市公司、廣告公司、賓館、大廈拍攝廣告作品。2003年春夏非典肆虐中國,服務性行業遇到了暫時困難,一些不友好聲音有所抬頭,程元友感到有責任向廣大的受眾揭示中國發展的成就和潛力,就專門抽時間拍了一些反映新上海朝氣蓬勃建設成就的照片,在 2003年夏秋發表,并以贈送藝術紀念品形式給參與 2003年上海國際藝博會的眾多外國藝術家和畫廊。其中以法國藝術家為多,共計有一百多張 24寸照片,許多外國友人當場表示回國后馬上把照片掛出來,其中部分照片被印制成 2004年的“新上!睊鞖v,行銷到香港、臺灣和東南亞等地,對中國的聲譽起到了良好的影響。并在近年來的國內城市風光類掛歷中銷量名列榜首。參加 2004年國際旅游小姐總決賽全國時尚攝影賽獲得最佳攝影創意獎和全國優秀時尚攝影師稱號。2005年對數碼相機和寬幅彩色打印機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改進,由于數碼相機對拍攝對象明度的變化是以線性的方式來記錄的,而人眼感覺的靈敏度變化是非線性的,兩者不能匹配,所以數碼照片雖然在廣告方面有搶眼球的效果,但多看則生厭,缺乏藝術的韻味。他反復試驗,長時期觀察,摸索到一套調整輸出曲線的方案,使打印的彩色圖像有了質的提高。并且設計了測試打印墨水和耗材的文件,使各類打印墨水和耗材的色彩還原質量一目了然,并使制作對應的 IC曲線工作變得非常便捷。2006年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反復試驗、設計、制作成功一臺一億二仟萬像素的數碼相機和配套使用的無閃爍高亮度螢光燈,使他進入了高檔數碼攝影領域。2007年制作了 2米 ×1米的調溫熱裱機,希望在照片和國畫裝裱方面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他還經常為各類畫家翻拍繪畫作品,在此過程中能認真傾聽畫家們的不同觀念和表現手法,并使翻拍作品讓畫家們滿意。由此和許多畫家們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如陸儼少先生為畫廊題贈了橫匾,陸一飛先生畫贈了五尺整張的中堂畫,任麗君先生畫贈了油畫肖像等等。由于過眼的作品很多,并有機會和不同派別的畫家切磋技藝,使他在國畫和油畫創作方面頗有創新和建樹。
由于成績顯著,貢獻較大,多次受到上級領導表彰和獎勵,2007年 10月 1日應邀出席北京《和諧中華》海內外杰出愛國人士國慶座談會。個人業績被收入《中國優秀攝影家大辭典》、《中國知名專家學者辭典》、《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等辭書。
文章來源:《科技創輝煌》2009-9-1